close

一晃,老爸已經仙逝十多年了,然而,每到春節的時候就會想起老爸老媽。想起和老爸老媽兄弟姐妹在一起過年的情景。雙親健在的時候,每到除夕守夜時,父親照例會講起他年輕時在山東老家過年的情景。大約過年了,老爸也會想他年輕時一家人過春節的情景吧。老爸說,在山東老家只要是吃過年夜飯之后,村子里的拜年“活動”就開始了。我說,這么早啊?老爸說,是啊,晚了就不好了。平輩之間是拱手抱拳拜年,互致祝福,恭喜發財。而晚輩對長輩就是磕頭拜年了。老爸笑著說,一跪一街呀。現在想,真是,呵呵。那時候的人哪,嘖嘖。 歲月如疾風過耳。當今的拜年與先前已完全不同。不過,在我讀初中的時候,去山東祖籍的同學家里還有磕頭拜年的習慣。主人會在灶王爺掛箋的下面放一個布墊兒,供拜年的人磕頭用。年輕的人拜年自然不會磕頭,趨身行個禮就是了。老派人拜年一定是要磕頭的。這種各行各的禮的方式,與其說是一種交替,莫如說是一種寬容。然而,到別人家拜年為什么先給灶王爺磕頭呢?無論怎么說,人間歲月堂堂去,這樣的風俗在當今早就不見了。然而,拜年的遺風還是一直延續下來。在上世紀90年代,大年初一是拜年最火的日子。如此,家家戶戶都要為前來拜年的人準備好糖、煙、瓜子和茶水等等。多熱鬧的90年代呀,拜年的人呀真是絡繹不絕。首先是鄰居,而后是親屬、同事、同學以及多年的老朋友、老街坊。那個年代尋常百姓家還沒有電話和手機(也沒人想到自己的家里將來會有一部電話),都是走著去拜年。從大年初一直到大年初五六,走在大街上您就看吧,到處都是去拜年的人。這樣非凡的人間風景,你會感到這個國家的人們是那樣的注重感情,注重友誼。對于這樣的風俗若用“公關”一詞對之,無疑就是一種誣蔑了。百姓之間的拜年絕沒有這個“格外”世故,純粹是一種源自風俗的禮節。客人到家拜年,喝過茶,抽過煙,吃過糖,嗑一會兒瓜子兒,聊一會兒天之后,絕對不會說,對了,我還有一個事想求你。絕沒有這種事,拜完年就告辭了。就是純粹的拜年,純粹的相互祝福。 年進入到2000年之后,誰的主意不知道,總之多了一項“團拜”的形式。所謂“團拜”,是指領導們集中在一個大禮堂里,給屬下們拱手拜一拜年。意思是過年就不串門兒了,這里統一拜一下子就完了。言外之意是說,串門兒拜年太啰嗦。當然,個別的親愛者,有用者,上下級(主要是下級對上級。上級給下級拜年的事也應當有,但較少),好朋友,同窗好友,遠親,也會格外打個電話、發個微信拜年。總之,拜年的純粹勁兒多少有點打折扣了。可拜總比不拜強啊。我道是,拜年越早越好。有的人除夕之夜零點一過就打電話、發短信、微信拜年了。這樣子會顯得對對方的重視和近便。有的人會晚一些,心大嘛,都過了正月十五了,才冷不丁想起張三李四來了,不拜不好吧?立即補拜一下。也可以,沒事兒。放心吧。想想看,還有干脆不拜的呢?是吧! 若說這拜年的風俗變化最快,也就是這二三十年的時間。然而這二三十年,也是中國發展變化最快的一個階段。從磕頭拜年,到拱手拜年,到賀年片的互贈,再到團拜,電話、手機、微信拜年。真是一次緊鑼密鼓的大跨越。但是,不管形式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,拜年,則是中國春節永恒不變的主題。 >>>更多美文:生活隨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456dfg45dg 的頭像
    456dfg45dg

    456dfg45dg的部落格

    456dfg45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